最新文章

 

陽光兒童村

1996年,一班關懷內地弱勢兒童的港人成立陽光兒童基金會(Sunbeam Children’s Foundation),支持建立及營運位於清遠白灣的陽光兒童村(Sunbeam Children’s Village)。兒童村與當地政府攜手合作,照顧當區弱勢兒童。村中不少兒童因為種種原因失去家人照顧,要面對特別大的生活和心理壓力。兒童村的團隊負責照顧孩子的起居飲食和課後輔導,以愛心溫暖他們的心靈,照亮他們的生命。

根據 Heckman (2007) 的研究,社會、經濟和文化弱勢的學生必須克服多重障礙才能獲得優質教育和學業成功。經濟背景薄弱的學生面對不少學業困難,容易對學業失去興趣,最終輟學 (Li et al., 2020; Cooper & Crosnoe, 2007)。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並確保更公平的教育環境,對弱勢學生提供有針對性支持至關重要 (Malecki & Demaray, 2003)。

陽光兒童村的正向教育

正向教育正是陽光兒童村幫助村中弱勢孩子所採用的方式,甚至是整個兒童村的核心理念。正向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正面的成長心態,提升其抗逆力,促使學生更好地應對生活挑戰。這對弱勢兒童尤為重要,因為條件所限,他們更容易面對更多生活壓力和挑戰,正向教育賦予他們堅強的內在力量。另一方面,正向教育也着力培養學生擁有良好品格,諸如堅毅、樂觀和自律等美德,有助他們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陽光兒童村的團隊致力為村中孩子建立是一個充滿愛與關懷的家園,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一個安全、溫馨的家園。兒童村的職工和教員不會特別強調孩子的身世背景,不希望標籤他們異於常人。團隊上下一心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鼓勵他們參與群體活動,互相幫助。負責孩子課後輔導的教員為孩子開辦不同藝術班,希望他們透過藝術創作抒發感情。一幅幅「貼堂」作品都不會特別標示作畫孩子的名字,顧及每個敏感孩子的想法和心情。兒童村的舍監與學校老師保持溝通,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包容孩子並發掘他們的志趣與強項。

在課室放鞭炮的廚師

曾經,有一個孩子在學校課室放鞭炮,令老師怒氣沖沖地聯絡兒童村舍監。舍監和老師溝通後,沒有因為孩子頑劣而過分責怪,繼續用包容之心循循善誘。其實這名孩子對學校所學不感興趣,也因為讀寫能力較弱而難以符合學校所定標準。陽光兒童村的舍監和教育工作者不勉強孩子繼續花費大量精力於常規學業,勉勵孩子發掘自己的興趣。最終這名孩子在協助兒童村廚師準備餐點時,對烹飪產生興趣。兒童村的團隊鼓勵他努力學習廚藝,也給予他機會學習各種烹飪技巧。如今,他已成為了一名出色的主廚,在閒暇會回到兒童村,親手為孩子和職員烹製美味佳餚,他的經歷已經成為孩子們努力向上的榜樣。

除了放鞭炮的廚師,兒童村還有不少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找到自己發光發熱的舞台:有在大城市打拼的髮型師、在醫院救傷扶危的醫生、為附近居民施工蓋房的建築公司負責人、生活安穩的編程人員,一個個在開放日回到兒童村訴說自己的動人故事,感激舍監和團隊悉心照顧,以愛育人。

正向團隊

成功在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成功實踐正向教育的朱國強校長曾向筆者分享:「要成功推動正向教育,由建立一支熱愛教育的正向團隊開始。」假若守護孩子的教育工作者沒有正向思維,確實無法把正向教育推行到底。因為這群勞心勞力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正向思維才能應付龐大的工作和心理壓力。

陽光兒童村位處偏僻,招聘人才困難,舍監和管理人員特別珍視每個員工,灌輸每位為兒童村出力的人員正向思維,教導他們如何面對逆境和困難,「放棄」從來不是核心團隊的選擇。筆者和兒童村的團隊多次溝通交流,總能感受到他們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總是善用每樣資源,不怨天尤人;也總能看到孩子發光發熱之處,包容孩子,鼓勵孩子。沒有這支正向團隊,就沒有兒童村的正向教育。

讓兒童村繼續照耀孩子

陽光兒童村一直秉持正向教育理念,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方向。在兒童村,孩子們不僅學會了照顧自己,更重要是學會了愛和關懷。在這個陽光常在的家園裏,無數孩子找到了通往更美好未來的道路,也為社會帶來了正能量。陽光兒童村用正向教育的力量,改變著每個孩子的人生,令他們擁有光明的未來,繼續傳遞着愛的力量。

正向教育:探訪清遠陽光兒童村

探訪清遠白灣兒童村

1996年,多位關愛內地弱勢兒童的港人和外籍人士在香港攜手成立陽光兒童基金會(Sunbeam Children’s Foundation),支持於清遠白灣建設陽光兒童村(Sunbeam Children’s Village)照顧弱勢兒童。筆者作為基金會首任華人主席,於上週末與基金會其中兩位創辦人,連同董事和善長參觀兒童村的「家庭日」。

孩子因失去父母或家人照顧而住在兒童村,受專人照顧和保護。筆者看到孩子大部分都活潑友善,與一眾訪客有說有笑;參與團體活動時,都非常主動積極,令人欣慰。

部分曾住在兒童村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成家立室,在當日帶同自己的配偶和兒女回到兒童村,分享生活的美好點滴。回來兒童村的孩子有髮型師、電腦程式員、醫生、物理治療師、銀行從業員和工程人員等,全都事業有成,令人鼓舞。筆者請教在兒童村任職多年,付出不少血汗的舍監究竟有何秘訣和心得,可以令來自不同背景的孩子盡展所長。舍監歸功兒童村注重品格培養,積極推動正向教育。

兒童村的正向教育

兒童村的孩子因為家庭背景複雜,部分有情緒問題,影響生活和學習。舍監和團隊先提升孩子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令他們從中獲取成就感,並鼓勵他們融入兒童村的群體生活,與其他孩子互相合作。由不同孩子擔任「主管」的活動室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宿舍整齊清潔,可見孩子的自理能力良好。

兒童村也積極鼓勵孩子按自己的喜好參加不同藝術活動,盡情發揮創意,透過藝術創作抒發感情。孩子的畫作張貼在兒童村不同牆壁,令整個兒童村變得繽紛多彩,滿載人情味。

舍監跟筆者說兒童村的孩子縱然不一定有良好的學習能力,但只要培養他們有樂觀積極的性格,總可以學有所成,長大後貢獻社會。探訪兒童村之旅的第二天,一位在兒童村成長的廚師招待我們於其任職的餐廳用膳,席間知道這位大廚小時不喜歡學習,還曾經在課室放鞭炮。經舍監和社工循循善誘,協助他發掘個人興趣,開始鍛鍊廚藝,方有今天所成。這種以人為本的「生涯規劃」改變了一個「問題兒童」的一生,印證了正向教育的奇效。

香港的正向教育

香港宏恩基督教學院和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於2023年4月22日發布「正向教育建構快樂校園2023」報告,指出正向教育對學生的整體表現和學習動力影響深遠。教育界立法會議員朱國強於發佈會上建議政府成立獨立部門,研究如何推廣真正和全面的正向教育,並向教師提供專業培訓,協助有情緒問題的家長和學生。如何培養教師推行成功的正向教育,關乎香港學生福祉,是值得社會深入探討的課題。

當社會各界擔心人工智能將取代大量職位,我們更加要反思人類的獨特優勢。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用心與學生建立互信關係,給予貼心的關懷和鼓勵都是人工智能難以取代的瑰寶。教師成為學生成長的好夥伴,培養學生正面思考的良好習慣,將裨益其一生。筆者期望香港也能給予教師更多空間與培訓,令他們可以幫助更多「在課室放鞭炮的孩子」,協助他們找到自己的「大廚之路」。

捐款呼籲:

國家脫貧攻堅成功,陽光兒童村一直思索解決弱勢兒童溫飽和住宿問題之後,可以如何協助他們展開美滿人生。有見及此,陽光兒童村有系統地從校外教育及品德教育兩方面著手,令弱勢孩子可以如其他同齡人一樣發揮所長,活得精彩。

陽光兒童基金會為本港註冊慈善機構,非常需要大眾踴躍捐輸以支持陽光兒童村的營運,筆者在此懇親各界支持基金會的籌款活動,多多益善!